北京協和醫院是一所全國大型綜合性醫院,是全國疑難重癥診治中心。已有80多年的歷史。每天有全國各地8000多患者就診。床位近2000張。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的前身是北京協和醫學院(PUMC)病理系,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建立最早的學系之一。尸檢及外檢工作在1916年已開始(現有檔案資料證實)。八十多年來為我國及世界培養了大批人才,我國著名的病理學家,如胡正詳、白希清、劉永、楊簡、李銘新、王蘅文等,都出自協和,或曾在協和工作。為我國病理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目前,病理科全科共有工作人員48人,現有院士1名,主任醫師4名,研究員1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9名,住院醫師8名,主管技師8名,技師8名及技士1名,其他工作人員3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有12名。我科陳杰教授現任中華醫學會病理分會主任委員。盧朝輝任中華醫學會病理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崔全才任北京市病理學分會委員。協和病理科于2003年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2009年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病理質量及評價指導中心。北京市病理學精品課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多年來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多個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自建院以來病理病例總數已超過80萬例,近年來每年都以10-15%的速度增加,超過35000例/年。隨著手術的增加及臨床手術醫生手術中對快速診斷的需要,術中冰凍明顯增加,每年達4000多例。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是目前我科常規外檢普遍應用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技術,可以做上百種抗體的染色檢查,每年免疫組化染色片40000余張,并且在持續增加。我們應用先進的細胞學技術開展了包括宮頸及非婦科脫落細胞檢查,每年完成 3萬多例的檢查。我科應用FISH,LOH等分子遺傳學技術開展了乳腺癌肺癌、軟組織腫瘤、內分泌腫瘤等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基因重排技術及EB病毒原位雜交技術的開展為淋巴瘤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更可靠的證據。由于北京協和醫院是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及全國疑難重癥診治中心,除少數常見病外,每年有很多疑難病理會診。會診總數已達55000多例。并且以每年7000多例速度在增加。為全國許多患者明確了診斷,并得到及時的治療。我科始終堅持以醫療質量為中心,為臨床醫生及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指導臨床醫生對患者疾病的判斷、治療及預后。常規病理門診小標本規定3-4個工作日,大標本5-7天發報告,對特殊及疑難診斷病例發延遲報告通知書,及時通知臨床醫生。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尸檢率明顯下降,造成臨床病理討論的材料明顯減少,直接影響了整體醫療水平的提高,有關問題有待立法解決。
劉彤華院士是全國著名病理學家,是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醫院及醫科院名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教委)。文革之后,在她的領導下,病理科在人胰腺癌的生長因子、癌基因表達及突變等分子病理學研究等方面,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同時在消化、內分泌、呼吸、婦科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及腫瘤等領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病理科的研究工作曾多次獲得醫科院、衛生部及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尤其是有關胰腺癌的研究工作曾于1985、1993年兩次獲得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臧旭教授參加的垂體瘤的研究工作于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科近年來發表500余篇高水平科研論文,近三年發表74篇。其中SCI 6篇,獲得多項科研基金的資助,包括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衛生部基金等。近三年共獲得937萬的資助。GSK是全世界著名的制藥公司,劉彤院士領導的分子遺傳實驗室,已被GSK作為全世界三個中心實驗室之一(三個中心實驗室包括Mayo Clinic,歐洲腫瘤研究所及我科分子遺傳實驗室),是全國唯一的國外認可實驗室,負責全國乳腺癌、肺癌靶向治療的基因檢測,得到了國際認可。主編及參加多部醫學專著的編寫。如劉彤華主編的“診斷病理學”等。陳杰教授主編全國統編長學制“病理學”教材等。
作為協和醫大的病理教研室,每年擔負繁重的醫大八年制本科病理學教學及協和醫大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及碩士生的病理教學工作。在醫學本科生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建有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網站(www.pathology.com.cn),開通了網上教學,已獲得北京市精品課程并申報國家精品課程。教學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有明亮寬敞、標本齊全的病理標本博物館;病理實驗室條件完全可以滿足同時130位學生的實習。數碼互動教室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學生實習的效果,為學生提供病理實習的良好條件和技術平臺。同時還擔負成人繼續教育病理課程。作為博士生和碩士生培養單位,自1978年以來已培養博士生 31名,碩士生 42名,畢業后分布全世界,有的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并協助其他科室培養幾十名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培養近百名進修醫師遍布全國各地,其中很多已成為全國的病理業務骨干。幾年來我科與中華醫學會病理雜志社舉辦全國病理診斷新進展學習班,學員近100人,學員大多是市一級以上大醫院病理科主任或業務骨干,通過短期培訓診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病理科作為北京市首批住院醫師基地的單位,在培養的院外住院醫師達10人,在科內接受系統的病理診斷訓練。
近年來,在院領導的支持下,病理科有了一定的發展,制定了10年長遠規劃,人材梯隊建設已初見規模,困擾多年的人才斷檔局面有了一定的改善,病理取材室經過改造,環境及通風得到很大的改善,病理制片質量及診斷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病理科已實現從接收標本開始到病理報告發出全過程計算機管理,全部實現高質量的圖文病理報告,受到廣大臨床醫生的歡迎。
目前,病理學科的發展還有很多的困難,如空間的嚴重不足,科室,人員不足,專科病理發展遲緩,國際交流及合作少等。
病理科致力于提高質量,隨著醫院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希望病理科亦能得到一定得發展,病理科全體工作人員必將為協和醫院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