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白菜网站注册大全

Menu
科室簡介 更多內容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成立于1920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眼科。成立后許多國際一流的眼科學家曾在這里主持工作,被譽為“東方的維也納眼科中心”。經過90年的發展,協和眼科成為專業齊全,融醫、教、研為一體的眼科基地,整體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一些項目達國際先進水平。協和眼科是國內首批碩士、博士學位培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協和眼科目前擁有東單和西單兩個...
科室歷史

眼科團隊參加“中國-老撾眼科光明行”活動

2017
2015

眼科派遣援助毛里塔尼亞光明行醫療隊,首次在非洲建立眼科合作中心

眼科派遣援助埃塞俄比亞光明行醫療隊,得到李克強總理的高度贊揚

2014
2012

眼科獲得衛生部國家重點臨床專科項目基金

張承芬教授擔任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眼科卷主編,董方田教授為執行主編; 張承芬教授主編出版《眼底病學》再版

2010
2008

眼科成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同年成為北京市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訓基地

趙家良教授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

2005
2003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視光學中心和眼底病中心成立

首屆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住院醫師日舉辦; 郵電醫院眼科正式成為協和醫院眼科西院區,眼科床位數擴大到55張,開辟眼科的第二醫療市場

2002
2000

趙家良教授擔任中華眼科學會主任委員兼中華眼科雜志主編

張承芬教授主編出版《眼底病學》專著

1998
1993

國內第一家準分子激光中心(協和-森美激光中心)在北京協和醫院成立

北京協和醫院眼庫成立,并同期開始接受社會各界角膜捐贈,龐國祥教授主持眼庫和角膜專業組工作

1989
1988

董方田教授在我院首先開展玻璃體切除手術

衛生部批準成立中國醫學科學院眼科中心,與協和醫院眼科融為一體開展醫療、教學、科研工作

1984
1983

胡天圣教授組建了葡萄膜炎專業組,并擔任組長

眼肌屈光專業組正式成立,劉玉華教授任組長

1981
1979

毛文書教授開展眼科遺傳學工作;陳耀真教授等開展電生理工作及實驗室工作

胡錚教授建立眼科青光眼專業組,并擔任組長

1958
1954

勞遠琇教授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視野學專業組,為我國神經視野學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協和眼科門診設立專科門診,有眼底病、視野、眼肌、驗光等,同年眼科有了8樓 1病房

1953
1951

50年代,羅宗賢教授主持眼底病工作,此后張承芬教授擔任組長,繼續承擔該學科的發展

50年代,羅宗賢教授開展沙眼防盲的工作,此后胡錚教授、胡天圣教授、趙家良教授等繼續從事青光眼、白內障等防盲工作

1951
1950

勞遠琇教授沖破重重阻力從美國回國,協和眼科有了第一位全職眼科醫生

協和眼科恢復,但條件簡陋,羅宗賢教授一人負責日常工作和院內會診工作

1948
1925

林文秉教授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專攻眼科病理學,1927年回國后,在協和醫院開展眼科病理學工作,開創了中國眼科病理學的先河

Ernst Fuchs 和 Adalbert Fuchs 父子先后來協和醫學院眼科擔任客座教授

1921
1918

眼科與耳鼻喉科分離,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眼科專科,Harvey Howard、李清茂教授主持工作